
每當國際重大利空事件發生時,股市往往受到波及而重挫,如2008年金融海嘯,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從最高9859點一度下跌至3955點,跌幅將近6成,對於交易型的投資人,若在空頭行情時若一昧的做多很有可能會受傷,這時就可以利用槓桿/反向型ETF進行放空策略,有機會賺取下跌時之報酬。
投資策略應該因人而異
每個人適合的投資方式不同,工作較忙碌的人可能因為沒時間做深入研究,適合定期定額、進行長期投資;部分投資人則是熱衷於研究行情數據等資料,積極尋找投資標的甚至多空雙向都靈活操作,以追求較高之報酬,2014年台股市場第一檔槓桿/反向ETF問世後,投資人操作台股的工具與靈活性明顯增加,但針對多、空策略建議投資人要有一定的依據,並非僅靠個人的直覺判斷,另外也須留意交易周轉率次數是否過高,其將影響長期的交易成本。此策略結合台股多頭及空頭的策略,主要觀察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之KD值與均線走勢,希望提供予積極型、喜歡盯盤的投資人參考。
做多台股訊號:
一般而言,KD值越低代表股價越可能處在超賣區;而KD值越高代表股價越可能處在超買區。作多台股的訊號主要依據為KD位於20以下且黃金交叉時(K向上穿越D)視為買進訊號,將能減少在空頭階段太早進場的情況;進場後位於KD 80以上且死亡交叉時(K向下穿越D)才賣出,也能減少太早賣出的情況。然而KD指標選擇14日期間主要是不希望指標太敏感,進而導致交易太頻繁的狀況。
做空台股的訊號:
主要依據為10日均線向下死亡交叉40日均線時進場做空,進場後收盤價格若漲回40日均線以上則回補出場。
若執行多頭策略的過程中,發生做空台股訊號,則必須將多頭部位賣出,並同時執行空頭策略,即KD在20以下黃金交叉買進後,尚未等到KD 80以上且死亡交叉時,就發生10日均線向下死亡交叉40日均線的狀況,此時就必須先把多頭部位出場,並增加空頭部位。相反的,若在執行空頭策略的過程中,發生做多台股訊號,則必須將空頭部位出場,並同時執行多頭策略,即在10日均線向下死亡交叉40日均線執行做空策略後,尚未等到漲回40日均線以上時,就發生KD 20以下且黃金交叉的狀況,此時就必須先把空頭部位出場,並增加多頭部位。
若想了解此多空雙向策略回測詳細資料,登錄VIP會員即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