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的正逆價差介紹
撰文者: 曾士育 基金經理
正價差(Contango):遠月期貨價格>近月期貨價格
逆價差(Backwardation):遠月期貨價格<近月期貨價格
正價差示意圖:
逆價差示意圖:
商品期貨大多數都是屬於實物交割的產品,也就是說持有期貨到期有進行實物交割的義務,因此期貨報價即隱含了所謂的持有成本(Carry of Cost),包含了倉儲、運輸及保險等等的成本,因此遠月期貨因為距離交割日較久,到期前交割前,賣方隱含了承擔持有成本,因此正常市況下,實物交割的商品期貨多半呈現正價差。原油由於每桶為42加侖,約等於159公升,體積龐大且儲存及運輸皆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因此倉儲、運輸及保險等成本皆高,因此常呈現大幅的正價差,因此不論是在操作原油期貨或是原油期貨ETF,必須要了解正逆價差對行情所造成的影響,才能事半功倍。
資料來源:精誠報價軟體 2018/3/5
而黃金期貨由於儲存及運輸較為方便,體積較小可租用銀行金庫即可儲存,且黃金有類貨幣的特性,因此黃金期貨常態性呈現小幅的正價差幅度,但正價差的幅度極小,遠低於原油期貨。
農產品期貨正逆價差分析
農產品類的期貨尚需留意各品種的新作及舊作的分界月份,才能正確的由正逆價差約略判斷供需的狀況。
例如:黃豆期貨每年的新舊作區隔為9/1,因此下圖為2018/3/5電子盤的黃豆期貨報價,2018年9月合約以前的黃豆期貨大致上呈現正價差,僅8月份呈現逆價差(但是黃豆的活絡月份是奇數月合約,市場交易慣性可由未平倉量觀察),而9月合約以後是新作,由於2018年3月美洲農產品主要產品皆呈現乾旱,因此理論上2018年9月合約以後的新作,會呈現供不應求現象,所以9月前的合約容易因為預期心態導致價格上揚,而呈現逆價差的現象。
資料來源:精誠報價軟體,2018/3/5
不過正逆價差的變化,除了反映持有成本外,主要影響的原因來自於供給及需求。以原油期貨為例,原油的最大需求者是煉油廠業者,以美國的煉油廠為例,各煉油廠平時就會預估每個月分所需要投入提煉的原油數量,來簽訂原油採購合約或是在原油期貨市場上,依每個月所需要取得原油的現貨數量,在不同的交割月份進行買進原油期貨多單,等待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現貨來鎖定原油取得成本,然而當下游成品油需求大增時,往往原本佈局的期貨多單可交割的原油現貨數量可能不足投入提煉所需,此時,煉油廠就會加碼近月原油期貨,逐漸將原本呈現正價差的原油期貨,逐步轉為逆價差,因為煉油廠加碼近月期貨,無形中會相對推升近月期貨的價格,而遠月期貨受到推升的幅度會較小,因次逐步轉為逆價差。
也就是說實物交割的商品期貨,正常情況下有下面表徵:
正常供需市況è呈現正價差,反映持有成本
供不應求市況è呈現逆價差,反映需求強勁或供給短缺。
供過於求市況è呈現大幅正價差,反映需求不振或供給過剩。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整理 201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