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入摩效應+基本面回穩 陸股下半年升勢旺

中國A股今年以來漲幅冠全球,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3成,不少券商報告皆認為中國股市本益比處於歷史低位,在全球主要指數中也偏低,而A股入摩題材隨今年3月宣布調整方案後持續升溫,配合MSCI宣布的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進程穩定進行中,MSCI公司同步進行轉換、整併舊MSCI中國市場相關指數,舊指數整併過程,並不影響追蹤MSCI指數的資金流入。

 

已知6月包括富時、S&P等指數編製公司都有意納入A股,預期今年外資流入A股可達人民幣6千億元以上,配合基本面逐漸回穩,美中貿易戰進入實質談判,有望和平落幕,法人期待下半年陸股有機會進入主升段。元大投信分析,目前基本面與資金面都支撐A股上漲有望續航,並且在近期震盪過後,可以期待主升段來臨。在外資逐步提高A股投資比重同時,A股將擺脫過去瘋牛大起大落行情,建議投資人可以以中長期眼光來做長期布局。

 

從基本面上觀察,屬於景氣先行指標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3月的數據不管是中國官方或民間的都明顯優於預期。中國財新製造業PMI從49.9上升到50.8,結束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下行走勢,官方的製造業PMI也上升來到50.5。從這份數據來看,中國生產面雖然還不能確認已經回暖,但是預期中國過去幾個月來的放水養魚政策開始發揮功效,讓經濟趨勢出現落底跡象。

 

籌碼面來看,上證綜合指數站上3,000大關後指數進入整理,然觀察近期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量屢破人民幣兆元大關,近期回檔幅度多半不深,指數逢回都有大量低接買盤進場。今年以來透過陸股通的北上資金持續淨流入滬深兩市,累積已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流入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此外,過去海外機構投資人受限於中國的資本管制而不得其門而入,A股雖於去年正式入摩,因為占比仍不到1%,加上美中貿易戰等變數干擾,因此A股市場毫無表現,但依MSCI規劃今年11月A 股納入因子調高至20%後,A股占MSCI 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將達3.3%,對全球被動投資機構法人追蹤新興市場指數上兆美元規模的資金來說,A股重要性已不容忽視;中國今年以來漲幅正是初步反彈訊號,在政策力道正要發威時,如有拉回就是布局買點。

 

常見中國相關指數比較表

指數名稱

涵蓋交易所

指數特色

類股比重

成分股檔數

MSCI中國A股
國際通指數

上海+

深圳證交所

*完整跟隨MSCI納入A股動態進程

*涵蓋中國新經濟趨勢之二線藍籌股

金融地產:34.19%

消費:12.97%

工業:12.76%

238

MSCI中國指數

上海+

深圳證交所

香港交易所

紐約交易所

*主要以香港H股、紅籌股、美國ADR、中國B股為主

*2018/6/1起納入中國A股約1.25%

資訊科技:26%

消費:22.54%

金融地產:22.09%

469

富時A50指數

上海+

深圳證交所

*涵蓋滬深兩市前50大市值股票

金融地產:60.71%

消費:21.32%

工業:5.80%

50

上證50指數

上海證交所

 

*涵蓋中國市值前50大成分股

*優質精選藍籌股的代表性指數

金融地產:60.7%

消費:16.1%

工業:9.07%

50

滬深300指數

上海+

深圳證交所

*涵蓋滬深300大企業

*被評為市場覆蓋最全面的代表性指數

金融地產:38.87%

消費:20.39%

工業:13.11%

300

                                                   資料來源:MSCI、FTSE、中証指數公司,元大投信整理,2019/04

 

陸股相關ETF

ETF標的

追蹤指數

 

元大上證50 ETF (006206)

上證50指數

連結

元大MSCI A股ETF (00739)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

連結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整理,2019/04

 

A股推遲「3倍入摩」? 請認清指數名稱

除了專為A股入摩所編製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外,MSCI指數公司還有非常多中國相關的指數,

雖然MSCI於4月13日公布將「MSCI全中國指數」整併至「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的日期,自原定的2019年6月延後至2019年11月底,目的僅是為了讓目前還在使用MSCI 全中國指數的一些投資者,有足夠的準備與轉換時間,值得留意的是,此項改動不僅對A股「3倍入摩」的進程毫無影響,甚至可以說是由於A股入摩提速,而加速了MSCI中國系列指數的整併腳步。

 

根據MSCI資料,全球上市的ETF追綜MSCI全中國指數只有兩支ETF,此兩檔ETF基金規模共4.5億美元,對比近2兆美元所追蹤的MSCI新興市場相關指數而言,其資金比重極小,即便兩指數整併延後,也不會對全球資金流向A股造成任何影響。MSCI去年曾諮詢市場,將MSCI全中國指數整併至至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以實現更廣泛的代表性。舊指數是包括多種計算方法,新指數會綜合A股、H股、紅籌、民企及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透過MSCI環球可投資市場指數框架的統一計算方法,以整合出一個整體中資股的指數,同時亦有利A股入摩步伐。

 

以元大MSCI A股ETF為例,其所追蹤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即是100%對接A股入摩標的,其對於整體中國A股市值涵蓋率接近70%,未來納入創業板及中型股後將進一步達85%,位居目前台灣發行所有陸股ETF對中國A股市值涵蓋率之首,將是最能完整呈現中國A股市場的代表指數,簡單就能掌握A股入摩商機,千萬別認錯指數搭錯車。

 

資料來源:MSCI、彭博,元大投信整理,2019/04

相關商品
中國
元大MSCI A股ETF (00739)
中國
元大上證50ETF (006206)
中國
元大滬深300正2ETF (00637L)
中國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
中國
元大寶滬深ETF (0061)
債券
元大中國債3-5年ETF (00721B)

【元大投信獨立經營管理】本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客⼾應審慎考量本⾝之需求與投資風險,本公司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之內容或有取材於本公司認可之來源,且為特定⽇期所為之判斷,有其時效性,邇後若有變更,本公司將不做預告或主動更新。投資⼈於決策時應審慎衡量本⾝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負責。此外,非經本公司同意,不得將相關報告加以複製或轉載。以上報告內容之著作權屬元⼤投信所有,禁⽌任何形式之抄襲、引⽤或轉載。主管機關核准之營業執照字號:109年⾦管投信新字第012號,本公司兼營投顧的核准文 號:96年7⽉30⽇⾦管證四字第0960039848號函。